得益于豆瓣与知乎这两大平台,现在要找某个专业某个行当的经典书或者入门书真是简单方便。
最近在研究怎么让孩子对数理化感兴趣(其实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上下搜索了一番,找到了《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已经重印好多版了。
抽空断断续续的读完,禁不住想问要是当年上中学时自己能看到这本书会怎样?
全书以屈原写天问开始,到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终结,其实大部分都是写的国外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中国的寥寥无几。
全书很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往下阅读,特别是到爱因斯坦这帮德国移民到美国的科学家为了赶在德国研发原子弹之前先研发出原子弹来,看得人热血沸腾,还忍不住为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家担心,虽然知道结果是希特勒没搞出来原子弹。
全书还有一大特色就是经常用马克思或者恩格斯的话来总结某个科学家的故事,看到后来我忍不住想这作者是看了多少马恩的书,才能记得住这么多他们说过的话。
全书还有一点就是记载的各位科学家基本都是刻苦努力的结果,没有说某个科学家是因为兴趣、爱好、乐在其中才去研究的,但是我总觉得这些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时候,其实是乐在其中的。
乐在其中最好的证明就是物理学家费曼,可惜的是费曼没在书中留名,但单独有本书《别闹了,费曼先生》,也很有意思。
大概捋完全书的脉络,我得到一个答案:如果中学时自己就看过这本书,那也许我高考时就会考数学或者物理专业的吧,当然这个结论其实暗含了我现在的认知水平。
这个结论对我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但是我想对下一代还是有很大的意义的,他们要是看了这本书,大概知道这么几千年来,特别是近两三百年来科学家们都在研究什么。
当然,这几十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也是飞快,比如从图灵的计算机到贝尔实验室的unix操作系统、TCP/IP技术,这些技术的主人翁的故事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也许要是有人有闲心,也可以接着这本书往下写,说不定又是一本好的科普书籍呢。
好书,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