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亿人为何培养不出一个科学诺贝尔奖?

默认分类 · 2019-09-30

为人父,怎么教育孩子总是个问题,有了问题自然就要寻找答案。

曾经想着用自己的经历为基准点,对照着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教育,后来想想每个时代总不太相同,还是不要基于这个基准点来的好。

于是看了《窗边的小豆豆》,最近在看第二遍。看完是很希望孩子能上巴学园这样的小学,可惜就连日本的巴学园也不过开办了几年而已。

还有个问题是作者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对学校进行的回忆是断断续续的,碎片化的,让读者理解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不是很真切,总有雾里看花的感觉。当然雾里看花好歹也是看到花了,总比天天让人看砖墙的好。

后来无意中又翻到《吾国教育病理》,由于心中有问题,看这书看起来就如饥似渴,不过也看了一个礼拜才看完。

作者主要是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谈论我们国家的教育,偶尔涉及父母的问题,看完之后大受启发。

通篇看完后对作者的分析都基本赞成,唯一有疑惑的是这个结论:在大陆受过12年基本教育(所谓12年基本教育只的是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之后,就不可能再培养出一个科学家获得科学的诺贝尔奖,原因在于12年基本教育一直不停的重复复习,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这个结论来自于作者的统计:截止到成书时为止,获得科学诺贝尔奖的华裔共8人,其中仅1位在大陆受过2年基本教育。

听到这结论的时候我还想,这不是有屠呦呦获得生物诺贝尔奖了,然后搜索一下,发现屠呦呦是1951年上的北京大学,满打满算,屠呦呦在大陆受的基本教育最多也是2年,并没有推翻作者的结论。

就算如此我还是怀疑作者的结论,大概基于如下理由。

基于作者的统计,最多能得出培养不出科学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大陆12年的基础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那到底是什么原因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呢?真的是大量的重复复习?还是让所有孩子都盯着的高考制度,而忘了学习的初心,是提高自己的认识,满足自己的兴趣?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一直是抱着很大的兴趣来做题,复习,只是因为兴趣做题,那这创造力会被扼杀嘛?统计上似乎得不出来结论。

当然,对自己的孩子还是不要抱着获诺贝尔奖的期望的好,还是希望他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工作之后还能保持学习时候的乐趣,长大后能安身立命,会与人相处,也能自己独处,那也许就达到我培养的目标了。

附当时看书的一部分摘抄:

1.学象棋从学残局开始,小孩13岁就获得象棋大师头衔

2.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学习兴趣

3.教会孩子自学,寻找信息,寻找方向

4.进入社会才是真的学习的开始?

5.提升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学,不是教,是学而成才,不是教而成才的

6.孩子与孩子一起玩是锻炼情商

7.让孩子立志,有自控力

8.帮孩子找到真正的兴趣,可以应对后期的无聊,抑郁,会终生受益

9.不要强行安排让孩子忙碌,不要对孩子进行强干扰,比如关在屋里,自然就会找到自己的兴趣

10.奖励不要形成机制,而要是惊喜,如果形成机制,相当于对孩子的行贿

11.上大学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

12.不强迫,不通过奖励或惩罚强迫

13.帮助受教者找到最大的快乐,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

14.不要催促,催促会导致孩子糊弄,对付等

教育 读书
Theme Jasmine by Kent Liao